雙翅類昆蟲唾腺細胞的間期核中所看到的巨型染色體。E.G.Balbiani(1881)首次看到了它的帶狀結(jié)構(gòu),但到后來,E.Heitz和H.Bauer(1933)以及T.S.Parnter(1933)才指出它在細胞學上的意義。唾腺染色體的顯著特征是:(1)形狀為帶狀,寬達5毫微米,長達400毫微米它相當于普通染色體的100~150倍;(2)核不分裂,由于染色體不斷復制,形成了多線性染色體,寬度增加,同時長度也增加,成為巨型染色體;(3)帶的全長幾乎都有明顯的嗜堿性的橫紋,橫紋的寬度有大有小,密度有疏有密,但是它的數(shù)目,位置等等對于同源染色體來說卻都是同樣的。唾腺染色體的DNA含量達4,000—8,000c。橫紋被認為是染色小粒橫向排列而成的。橫紋是詳細研究染色體的部分缺失、倒位、重復、反復、易位等現(xiàn)象的標記;(4)由于2條同源體細胞染色體聯(lián)會,搖蚊(2n=8)中可認出四條染色體。在黑腹果蠅(2n= 8)中,V形的第二染色體和第三染色體各有兩條臂,又各條染色體在異染色質(zhì)多的著絲粒附近互相靠攏,與核仁一起在核的中央形成一個染色中心。唾腺染色體的一條或幾條橫紋常顯著膨起,這部分稱為Bal- biani環(huán)。一般把多線性的巨大染色體中的這種膨大起稱為疏松結(jié)構(gòu)。許多雙翅類以及二、三種脈翅類昆蟲的食道、腸、馬氏管和神經(jīng)細胞中,以及在植物界的Rhinanthus(胡麻科)的胚盤細胞(chalaza-haustorial cell)、虞美人草的反足細胞等都能看到具有這樣特征的染色體,因此,把這種染色體總稱為巨大染色體或多線染色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