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第一a在线网站_日韩欧美国产专区_久久国产亚洲女同精品_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

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,首選VIP會員| 設為首頁| 加入桌面| | 手機版| RSS訂閱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 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食品專題 » 生物名詞庫 » 生物與醫(yī)學 » 正文

先天性肌性斜頸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6-08-24

  先天性肌性斜頸是兒童較常見的一種頸部先天性畸形,是一側胸鎖乳突肌縮短或發(fā)生纖維性攣縮所致。往往出生一個月內發(fā)現。及早診斷、盡早治療,效果好。否則畸形和繼發(fā)性改變隨年齡增大而加重,面部的不對稱和視覺不在一個水平難予改變。 此病的真正原因尚不明。

臨床表現
  1.嬰兒出生后1個月內,發(fā)現一側胸鎖乳突肌中部出現一梭形質硬、不痛的腫塊。右側較多見,一般在2個月后開始縮小,4—6個月后消失,變成無彈性的纖維索帶。主要表現為患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和頭的歪斜。 2.頭面頸部發(fā)育畸形(繼發(fā)性畸形)出現。頭偏向患側,面部及下頜轉向健側;紓让娌孔陨隙驴s小,扁而短,健側圓而長,兩側不對稱。外眥與口角間的距離兩側不等長;眼與耳不在一個水平上;頸胸段脊柱側凸,凹側指向患側。 3.頭頸向患側旋轉和向健側傾斜活動受限。

診斷依據
  1.可有臀位產或難產史。 2.一側胸鎖乳突肌有局部腫塊或壓痛,以后呈條索狀攣縮。 3.斜頸畸形,頭偏向患側,面部及下頜轉向健側,面部不對稱,患側眼耳平面較低,頭部和頸椎有代償性側彎。 4.X線攝片排除頸椎發(fā)育異常、頸椎結核等。

治療原則
  1.及早診斷,盡早治療,效果好。否則畸形和繼發(fā)性改變隨年齡增大而加重,面部不對稱和視覺不在一個平面難以改變。一般應在學齡前治療為佳。 2.手法治療:適用于1歲以內者。如能及早堅持手法治療,多數可獲得矯正。 3.手術治療,切斷攣縮的胸鎖乳突肌。術后可用頭頸胸石膏固定于過度矯正位,4—6周后拆除。手術治療適用于1歲以上之兒童。

用藥原則
  本病藥物無法治療。手術治療后3—5天可酌情應用抗菌素防止感染。

輔助檢查
  先天性肌性斜頸根據病史及體征,不難診斷。X線攝片主要用于排除頸椎先天性畸形及后天性其他疾病。

療效評價
  1.治愈:切口愈合,斜頸畸形矯正,頸部活動正常。 2.好轉:斜頸有所改善,顏面仍不對稱。

 
[ 網刊訂閱 ]  [ 食品專題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
 

 
推薦圖文
推薦食品專題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874 second(s), 179 queries, Memory 1.22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