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粉孢牛肝菌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11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0665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苦粉孢牛肝菌 拉丁學(xué)名 Tylopilus felleus (Bull. : Fr.) Karst 中文別名 老苦菌、鬧馬肝(四川、云南) 同物異名 圖 665 苦粉孢牛肝菌 : 1. 子實(shí)體 2. 孢子 3. 管緣囊體 分類地位 傘菌目、牛肝菌科、粉孢牛肝菌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(shí)體較大。菌
編號 |
PRB.0665 |
圖
例
|
|
中文學(xué)名 |
苦粉孢牛肝菌 |
拉丁學(xué)名 |
Tylopilus felleus (Bull. : Fr.) Karst |
中文別名 |
老苦菌、鬧馬肝(四川、云南) |
同物異名 |
|
圖 665 苦粉孢牛肝菌 : 1. 子實(shí)體 2. 孢子 3. 管緣囊體 |
分類地位 |
傘菌目、牛肝菌科、粉孢牛肝菌屬 |
形態(tài)特征 |
子實(shí)體較大。菌蓋褐色為主,直徑3-15cm,扁半球形,后平展,豆沙色、淺褐、朽葉色或灰紫褐色,幼時具絨毛,老后近光滑。菌肉白色,傷變不明顯,味很苦。菌管層近凹生。管口之間不易分離。菌柄較粗壯,基部略膨大,上部色淺,下部深褐色,有明顯或不很明顯的網(wǎng)紋,內(nèi)部實(shí)心,長3-10cm,粗1.5-2cm。孢子印肉粉色。孢子近無色或帶肉色,長橢圓形或近紡錘形,平滑,8.7-11(15)μm×3.8-4.5(5)μm。管緣囊體淡黃色,近梭形或披針形,25-75μm×3.5-5μm。 |
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
夏秋季在馬尾松或混交林地上單個或成群生長。 |
分布地區(qū) |
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蘇、湖南、安徽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、廣東、海南、臺灣等。 |
經(jīng)
濟(jì)
用
途
|
此菌味很苦,群眾一般視為毒菌,據(jù)報道有毒,可毒死兔子和豚鼠。另外,此種與松、櫟等形成外生菌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