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木小菊盆景的枯樁選制
近年來,國內(nèi)各地小菊盆景藝者對附木形式十分感興趣,此種作品數(shù)量已超過宿株原干老樹形式小菊盆景數(shù)量。因此,這一新興的附木小菊式盆藝,就需要我們會出精力進行研究和實踐,F(xiàn)就其枯樁材料的選用和加工處理等方面常遇到的幾個問題,與師友切磋。
一、枯樁選取材
枯樹樁頭 可選用枯死的盆景樁頭或野生樁頭,主干僅留主要枝杈幾個短茬,下盤也僅留大根茬段即可。附小菊無須過大樁頭,一般小型作品選主干如拇指粗細到如嬰我小臂粗細;中型作品選嬰兒小臂粗細到成人小臂粗細;蒿接壯株可選更粗大些的枯樁。
樁頭自然要模仿天生野趣而斜倚彎曲,忌呆板平直缺乏風致。樁皮如果皴糙面疤裂斑駁,老態(tài)“龍鐘”,就更有韻味。
枝段根段 難找到樁頭時可用枯枝、枯根代用,只是要在選枝段、根段時耐心地挑選。較粗且虬曲適度,可留分杈或可刻疤的段落,下部可釘橫板條以穩(wěn)固地“植”于淺盆土中;外皮皴糙疤裂者亦適于選用。
樹的枯塊 大塊的枯樹局部甚至半塊,中要有一面形態(tài)似山石或似樹體,同樣可用。有時奇形怪狀,更有特殊效果?輭K難以得到時,還可組合拼接,用釘子或粘合膠貼貼補補也能成“樁”。用膠要用不怕水漚的,以防遇潮漸漸失效,分解散開。
樹的厚皮 筆者曾得到幾塊新伐 大樹的鮮皮,厚且皴糙,半卷如C形,在晾干過程中逐漸蜷縮,趁未全干時修直縱向邊緣,到全干后竟成圓筒,還縱向有彎。略斜切兩端,將菊株穿過樹皮彎筒植立盆中,繼續(xù)對菊株掐頭促分枝,并作彎造型,秋末即可制成作品。
二、附前加工
小菊與枯樁可于夏初相附,以便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早部長枝、下部長根。用蟠扎、綁縛、砂囤或其它手段使菊與樁緊密貼合,如同菊苗當初就與枯樁一起長到成株一樣。除了長長的大根摟抱枯樁形式的菊株,可少作刻樁加工外,對菊株倚附和纏附的枯樁最好認真剔刻,菊株穿附,最好鉆透枯樁。
剔刻附樁 小菊盆景藝者喜歡將隱于枯樁后面的小菊主干(包括蒿接主干),或彎曲纏繞枯樁局部展露的小菊主干,臥進剔刻的深槽中。但若小菊主干屈曲纏繞枯樁,有些局部在側面或少許經(jīng)過正面時,讓人欣賞的局部剔刻須淺而自然,最好“宛若天成”而不顯刀鑿痕跡。一般夏初剔刻雕鏤的木質新茬,經(jīng)過4~6個月的氧化作用,刻面即會渾然暗淡與未加工處很相近了。
鉆孔附樁 事先在枯樁上鉆好孔。小菊在穿入孔中之前,先抖去根土,理順須根成為一綹,以薄塑料布下部,輕向下拉,直至根須全部過孔出現(xiàn)在枯樁下面,解開塑料布,就可以植進盆中培育了。小菊附木可單孔一株、二株或多株,大樁也可多孔多株,具體應視枯樁形狀而定,也可據(jù)實際條件創(chuàng)造新形式。
三、防腐保樁
首先,要注意收集木質細密堅硬的枯樁,哪怕它外表枯配皴裂,但內(nèi)部仍實在耐用;還應對其作防腐處理,比如浸滲化學材料,只要不因過度涂覆而改變枯樁外表,就可達到經(jīng)久耐用這一目的。
小菊可養(yǎng)活多年,枯樁也可應使用多年,兩者結合相得益彰。附木小菊盆景這種形式開拓余地還很廣闊,深入探計必然會有所發(fā)現(xiàn)和提高。